| 类太阳振动恒星eta Bootis的研究 |
| 闫晓永
|
学位类型 | 硕士
|
导师 | 毕少兰
|
| 2005
|
学位授予单位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
|
学位授予地点 | 北京
|
学位专业 | 天体物理
|
关键词 | Eta Bootis
类太阳振动
恒星结构和演化
|
摘要 | 日震学在研究太阳内部结构和演化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促使人们去研究那些具有类似太阳振动现象的恒星。希望通过类似日震学的方法对这类恒星的振动的分析和研究来进一步了解这些恒星的内部结构和演化情况(通常把这种研究叫做星震学)。并且从而在更广阔的范围和更高的精度内来验证和丰富我们关于恒星结构和演化的知识。因此可以说类太阳振动的研究是传统的日震学与恒星结构和演化相结合的产物。由于振动频率测定的精确度比恒星的其它参量都要高,所以通过对振动的研究可以获得更多和更精确的恒星的信息;但是由于除太阳以外其它恒星都离我们太遥远,所以我们对这些恒星的了解远达不到对太阳的认识。 亚巨星HR5235,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eta Bootis是一颗谱线为G0Ⅳ型的亮星(V=2.68)。自从Christensen-Dalsgaard & Frandsen(1984年)理论上提出亚巨星振动的振幅大于太阳的振动振幅之后,eta Boofis就成为一颗倍受关注的恒星。从那时起至今,人们对eta Bootis的观测和理论研究从未间断。 Eta Boofis是一个双星系统,其伴星是一颗目前难以观测到的矮星。以前对eta Bootis的研究都忽略了伴星及其它物理过程的影响,对其进行计算所采用的都是单星的处理方法。我们认为,以往理论计算的结果和观测数据之间的差别之处至少有部分原因来自他们的计算采用的是单星近似的理论计算。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使用考虑了更多物理因素的双星演化程序,通过对计算和观测,以及以往的理论计算结果做对比,从而给出更好的eta Bootis的理论模型。 我们运用考虑了转动、双星之间物质交换、星风质量损失等因素的双星演化 |
学科领域 | 天文学
|
页数 | 59
|
语种 | 中文
|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ir.ynao.ac.cn/handle/114a53/5318
|
专题 | 恒星物理研究组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闫晓永. 类太阳振动恒星eta Bootis的研究[D].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5.
|
文件名:
|
类太阳振动恒星etaBootis的研究_闫晓永.caj
|
格式:
|
Unknown
|
此文件暂不支持浏览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