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NAO OpenIR  > 太阳物理研究组
同1972年5—6月的太阳质子事件有关的大黑子群分析
杨海寿; 丁有济; 李维宝
发表期刊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77
期号2页码:38-52
产权排序第2完成单位
收录类别其他
摘要我们分析了1972年5月25日—6月5日过日面的黑子群(McMath活动区编号11895)的形态,目的在于寻找导致耀斑爆发的因素,以便提高太阳活动预报的水平,从而较准确地预报宇航安全期和短波通讯,突然骚扰,并且为耀斑等太阳活动现象机制的研究提供线索。 我们发现本黑子群形态的主要特点是前导黑子的旋转、分裂和自行,并且前导黑子呈现的δ磁结构在黑子群过日面期间一直存在。这黑子群的复杂的磁结构可能是本活动区一系列剧烈活动的主要原因。 黑子形态的上述剧烈变化与耀斑爆发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有较好的相关性。 本活动区引起的质子耀斑和质子事件发生前,黑子形态的主要特征是前异黑子的旋转和分裂,并有部分旋涡半影结构。磁场结构的特点是黑子群磁极性排列的倒置、δ磁结构的存在和磁场梯度的剧烈变化。这表明质子耀斑和质子事件的发生同这些现象有一定的物理联系。 5月29日以后,前导黑子的逆时针旋转,可能主要是由于不对称半影使黑子自行的结果。
语种中文
学科领域天文学
文章类型期刊论文
ISSN0479-8023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ir.ynao.ac.cn/handle/114a53/6289
专题太阳物理研究组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杨海寿,丁有济,李维宝. 同1972年5—6月的太阳质子事件有关的大黑子群分析[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77(2):38-52.
APA 杨海寿,丁有济,&李维宝.(1977).同1972年5—6月的太阳质子事件有关的大黑子群分析.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38-52.
MLA 杨海寿,et al."同1972年5—6月的太阳质子事件有关的大黑子群分析".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1977):38-52.
条目包含的文件
文件名称/大小 文献类型 版本类型 开放类型 使用许可
同1972年5_6月的太阳质子事件有关的(2126KB)期刊论文作者接受稿开放获取CC BY-NC-SA浏览 请求全文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杨海寿]的文章
[丁有济]的文章
[李维宝]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杨海寿]的文章
[丁有济]的文章
[李维宝]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杨海寿]的文章
[丁有济]的文章
[李维宝]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文件名: 同1972年5_6月的太阳质子事件有关的大黑子群分析_杨海寿.pdf
格式: Adobe PDF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