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NAO OpenIR  > 其他
OH/IR源的OH脉泽红外辐射抽运吸收线
何金华
学位类型博士
导师陈培生 ; Ryszard Szczerba
2004-07-02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
学位授予地点北京
学位专业天体物理
关键词Oh/ir 脉泽 抽运 吸收线 红外辐射 红超巨星 分子云 轮廓特征 行星状星云 聚束效应
摘要明亮的OH脉泽是探测银河系中各类天体甚至河外星系的极好工具,但是对OH脉泽的抽运机制的鉴别和模拟上的困难使得这个极好工具一直没有得到极好的发挥。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之一就是在已知的OH脉泽源中有效地鉴别出它们的脉泽抽运机制,并由此找出脉泽特征与产生脉泽的天体之间的物理联系。本博士论文利用红外空间天文台(ISO)所获得的高精度分辨率红外光谱,研究了OH1612MHz脉泽源中的辐射抽运吸收线的出现规律和谱线轮廓特点,并以观测现象学的方法将脉泽抽运吸收线特征与脉泽发射线特征及脉泽源的其它物理性质进行了比较分析。这些分析结果显示:(1)除了一些OH/IR源的OH 1612MHz脉泽可能确实是由红外辐射抽运的外,另有一些OH/IR源可能是由其它抽运机制抽运的,还有一些OH/IR源,可能是由于诸如OH脉泽壳层分布不均匀或OH脉泽壳层填充发射等原因,其光谱中的这两条红外吸收线按照模型估计本应该被探测到而实际上却没有探测到。(2)红超巨星和AGB星的53.3微米吸收线轮廓中具有蓝移的填充发射特征,而HⅡ区的相应吸收线轮廓中具有红移的填充发射特征。本论文对这种填充发射特征的解释是:53.3微米吸收线是个未能完全分辨开的双线,蓝移的或红移的填充发射可能分别是这个双线的偏蓝子线或偏红子线吸收较弱或甚至处于发射状态的表现。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工作,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在银河系内的OH 1612MHz脉泽中,辐射抽运机制与其它抽运机制并存,而还有一些未解决的问题需要等待更先进的空间红外光谱观测设备的使用并与天体类型证认工作相配合加以解决;不对称的53.3微米吸收线轮廓特征有可能成为帮助我们从观测上对OH脉泽的辐射抽运机制加以鉴别的有力工具。 这是本论文的中文版,另外还有一个英文版可供外国读者阅读。
学科领域天文学
页数85
语种中文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ir.ynao.ac.cn/handle/114a53/4375
专题其他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何金华. OH/IR源的OH脉泽红外辐射抽运吸收线[D].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4.
条目包含的文件
文件名称/大小 文献类型 版本类型 开放类型 使用许可
OH_IR源的OH脉泽红外辐射抽运吸收线(6028KB)学位论文 开放获取CC BY-NC-SA浏览 请求全文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何金华]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何金华]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何金华]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文件名: OH_IR源的OH脉泽红外辐射抽运吸收线_何金华.caj
格式: Unknown
此文件暂不支持浏览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